医生们: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东营提高儿科医务人员收入
儿科医生荒,是全国各大医院出现的儿科医生缺口大的现象,从二级医院到三甲医院大面积蔓延。患者数量猛增,医生数量有限,这种医患比的失衡决定了病人等待是难以改变的事实,尤其在儿科。于是不管是妇幼专科医院,还是大型综合医院,儿科的小病号总是排上一长串。儿科医生工作繁忙、风险大、待遇不高,导致各大医院出现“儿科医生荒”。截至2015年,全国儿科医生的缺口大约在20万名左右。 原因分析: 因为儿科不赚钱,很多综合性大医院都削减甚至取消了儿科。 1、儿科医生缺少,跟医学教育的设置有关。 1998年,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将儿科专业于1999年起停止招生,目前,本科阶段并没有专门的儿科专业,到研究生阶段才细分儿科等专业,报名者寥寥。培养机制长期缺失,近15年里,全国儿科医生仅增加了5000人。今年7月,国家卫计委甚至使出在医学资格考试中加分的办法缓解儿科和急诊人手紧缺,被业内质疑是变相降低门槛的“歧视政策”。 2、儿科医生压力大、收入低是业内普遍的认知。 医学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金男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相比有的科室“大处方大检查”,儿科辅助检查少,用药相对要谨慎很多,收益自然也少。如果单单是钱,或许还未必可以让医生们放下自己的行当。知乎上一句话说的好,“学外科,面对的可能是一个大人。学儿科,面对的就是一个小孩,一群大人”,医患纠纷多,风险高,是很多儿科医生难以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 应对全面二孩后的“婴儿潮”,各家医院不得不提早筹划招募人才,以缓解人手压力。但多家医院也坦言,想要解决儿科医生紧缺现状,仍是一大难题。
东营省卫生计生委、发改委等6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东营省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儿科医务人员收入至少达到本单位医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的1.2倍~1.5倍。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儿科医师,可提前一年申请职称晋升。 《意见》提出,到2020年,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儿童健康需求相匹配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市(州)综合医院和县级综合医院设立独立的儿科,有条件的市(州)设置独立的儿童医院,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增加到2.5张。以12个区域儿童医学中心为核心建立区域儿童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在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1个急危重症儿童救治分中心。寄宿制学校或者600人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要设立卫生室(保健室)。
《意见》要求,加强儿科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9名,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支持2所~3所医学院校申报儿科学本科专业,支持5所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儿科培养方向,开展中医儿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扩大儿科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模,到2020年累计招收培训儿科专业住院医师1000名以上;开展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十三五”期间至少完成400名转岗培训任务。
|